风助火势,火借风威。
城内一片火海翻腾,犹如地狱之门大开,吞噬万物。
艾信至此方悟,自己已步入赵王精心布设的死亡陷阱。
洛阳城,非战利品,实乃赵王之饵!
赵王这是诱敌深入,以火攻之。
城内火药火油,遍布街巷,一旦引燃,便成连锁反应。
洛阳城遂成一巨大火药库。
赵王不惜以城为祭,誓要在此地将艾信及其大军一举歼灭。
艾信立于城头,望着这片火海,方寸大乱!
此战已败。
非力战不敌,实乃智谋不足,过于谨慎,反中诡计。
此刻,洛阳城内哀鸿遍野。
夏军将士或倒于血泊,或伤痕累累,在爆炸与火海下抱头鼠窜。
逃无可逃的众人皆仰首望向主帅营帐,期盼艾信之令。
然,营中寻觅遍寻,竟不见艾信踪影。
主帅竟已悄然遁去!
艾信深知,战局至此,败局已定。
归京复命亦是难逃一死,遂决意舍弃大军,独自逃生。
此举一出,军心涣散。
本就大乱的夏军此刻群龙无首,彻底成了无头苍蝇。
于危难之际,指挥的大权落在了军内二把手——定远侯之子方坤的身上。
此子虽身居要职,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
实乃宫中的老父想给自己的儿子“镀金”,才动用关系将他安排到的这个位置。
接过指挥之权时,方坤茫然无措。
其才疏学浅,莫说上阵指挥,就连卧床谈兵都为难此人。
所擅长的也就寻花问柳,声色犬马。
让他面对爱姬美妾,他当仁不让。
让他面对千军万马、生死存亡,属实是难为可他。
唯有慌乱无措,声音颤抖,勉强发令:“此城已成火海,我等速速弃城,逃出生天!”
言罢,方坤身先士卒,向城门狂奔而去,全然不顾身后将士之生死。
夏军将士,见主副将都如此,皆心生惶恐,随方坤之后,蜂拥而出,欲逃离这人间炼狱。
然,此等行径,无异于自投罗网。
稍微冷静一想,赵军此刻必然在城门外守株待兔,以逸待劳,静待夏军入瓮。
果不其然,城门之外,赵军列阵以待,士气高昂。
见夏军狼狈逃出,皆冷笑以对,只一声令下,便将其统统一网打尽。
方坤身为逃兵之首,首当其冲,第一个冲出城门,做了第二个俘虏。
第一个是艾信。
将领都做出这种将脖子送往敌人刀口的行为,属下将士更不用说。
不过此刻事急,确难能冷静下来思考。
可即便如此,也非皆惶惶如丧家之犬。
于烽火连天之中,亦有智勇双全之士。
如郭兴将军便临危不乱,洞察秋毫。
郭兴目睹大军溃散,心知逃城无异于自投死路,遂凝神静气,细思对策。
洛阳古城,幅员辽阔。
赵王的火药燃油,岂能遍及每一寸土地?
必是集中于要害之处!
而余处或有生机。
念及此,郭兴眼中闪过一抹决绝,当即立断,指挥麾下数万将士。
万人如穿林之豹,寻觅未被战火侵扰的净土。
经过一番周折,终得一安全之所,避开了烈焰,保全了性命。
及至赵军以为城内已尽入彀中,松懈之际。
郭兴又展其智谋,趁夜色深沉,月黑风高,率部悄然突围。
然而,昔日雄师五十万众。
经此一战,仅余郭兴所率数万残兵,凄风苦雨中,人心涣散。
而赵王则再添辉煌战绩。
以十万人不费一兵一卒,全歼五十万夏军。
不仅大胜而归,更获粮草百万石,实乃天佑其昌。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