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都市>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404章 沧州府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4章 沧州府兵(1 / 2)

第404章沧州府兵

黄河就像一条巨龙蜿蜒而过,其流域南北两侧的气候,因其发生显著变化。

直到四月下旬,南方温暖的春风,才吹到了北地。

也正因气候差异,河北农事与关中地区不同。

关中地区采用黍、稷、麦轮转耕种,两年三熟,河北则依然遵守传统的种植习俗,以冬小麦为主粮,两年两熟。

尽管如此,河北依然是大唐粮食产出最多的地方,主要原因,便在于小麦的高产,以及河北平原肥沃的土地。

李慕唐时隔多年,再次回到河北,竟觉得这处地方变得陌生了。

道路两旁,金黄色的麦穗有如金色波浪一般,层层迭迭,随风摇曳。

他脚下这条路似乎刚刚翻修不久,道上的人也多了。

以前河北人也多,但百姓们大多待在自家乡里忙着农事,足不出户,商业发展缓慢。

如今道上尽是来往商人,还有很多挑着担子的农人。

直到此刻,李慕唐才终于相信他二叔信中的话,河北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

正行之间,前方出现一座石桥。

奇怪的一幕出现了,无论骑马还是坐车,但凡过桥之人,都会从车马上下来,步行过桥。

李慕唐正疑惑时,旁边一名老者朝他喊道:“后生,快下来,不可对圣人不敬!”

李慕唐大吃一惊,赶忙翻身下马,来到那老者旁边,问道:“老丈,您刚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老者笑眯眯的打量着他,道:“好壮实的后生,你是唐人吗”语调有点古怪。

李慕唐昂首挺胸,道:“我当然是唐人。”

老者道:“胡裔的吧”

李慕唐露出几分恼怒之色,道:“朝廷下过旨意,只要在官府办了手实公验,那就是大唐子民,不管出自哪支胡裔,皆一视同仁,不得歧视!”

老者笑道:“别紧张,我只是问一下,我们这儿的胡裔不少,老头子我就是契丹裔。”

李慕唐心想,难怪这老丈口音古怪,赶忙道:“在下也是契丹裔。”

老者诧异道:“你的唐语说的不错啊,一点听不出契丹口音。”

李慕唐道:“永徽七年,我就跟随父母来到大唐生活,而且我母亲是唐人。”

老者点头道:“那就难怪了,老头子也一样,当初契丹附唐,大家都活的好好的,偏有些人想叛唐,老头子就来了沧州。”

李慕唐暗暗点头,他父亲也是一样的原因,来到沧州过活。

只不过,因他父亲是新城公主的封户,永徽六年朝廷收了两次租,一家人变成流民,辗转去了长安,后来被迁往庭州。

李慕唐问:“老丈,您刚才说对圣人不敬,是何意思”

那老者放下肩上担子,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指了指前方石桥,道:“瞧见那座桥没有。”

李慕唐点了点头。

老者道:“当初圣人北巡时,这座桥断了,挡了圣人的路,圣人觉得奇怪,就命人进城调查。”

李慕唐奇道:“那后来呢”

老者笑道:“后来那位任人唯亲的县尊,就被圣人派遣的官员查出来了,押到长安砍头,鲁城县又换了一位新县尊。”

“这位新县尊虽比不上当年的长孙县尉,最起码肯干些实事,修桥铺路,不至于被周围县城嘲笑。”

“乡亲们议论此事,都觉多亏那座断桥,拦住圣驾,才能赶走贪官污吏。于是大伙给这座桥起了个名字,叫拦圣桥,每次经过那座桥时,都会下来步行,以示对天子的敬意!”

李慕唐道:“是这样啊。”

过了拦圣桥,前行不久,便到了鲁城县。

这是李慕唐离开沧州以后,第一次返回鲁城县。

中间隔了八九年,只觉这座县城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大街上商铺林立,人烟稠密,比庭州治县都繁华多了。

李慕唐拿出一张纸,按照纸上的提示,一边走一边问人,很快来到城东南一处小街上。

从街口往里数,第五户民居,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小院子。

李慕唐来到院门外,拍了拍门。

不一会,里面传来“哒哒哒”的声音,大门很快被拉开,露出一张稚嫩的小脸,问:“你是谁啊”

那是个五六岁的小童,长得还挺高,脸上有好几处伤疤,手上还拿着一个小弹弓,一看就是个调皮的孩子。

李慕唐笑道:“你是小荣吗”

小童惊讶道:“是啊,你认识我吗”

李慕唐笑道:“我是你堂兄。”

小童先是一愣,随即大喜,扭头就朝屋里面狂奔,嘴里大喊道:“爹,娘,堂兄来了!”

不一会,李慕唐的二叔李休哥便走了出来,打量了李慕唐一眼,哈哈一笑。

“好小子,竟长得这般壮实,入秋的征兵考核,你一定能过!”

李休哥也是契丹人,不过他和李莫哥不同,当初留在了契丹。

后来契丹被灭,他成为俘虏,原本是要被送去江南一座折冲府,充任府兵。

对这些生长在北方的契丹人来说,前往江南生活,会非常不适应。

尤其是他们的家眷,根本不会农耕和织布,就算给他们田地,也没有生产能力,很可能饿死。

李休哥正感绝望时,李莫哥忽然来到营州,找到了他。

兄弟俩见面后,都感唏嘘,李休哥十分后悔,当初没有听李莫哥的话,随他去唐朝。

李莫哥了不少钱,求了不少人情,总算打点成功,让他分配到沧州折冲府。

在李莫哥帮助下,李休哥一家人得以在沧州安家,李休哥也成为大唐沧州折冲府的一名府兵。

府兵是轮值的,一年只需要戍值四个月,其他时间可以忙农事。

李休哥如今已习惯了府兵生活,他妻子也学会种田。

除了最开始的不适应,他们很快发现,在大唐生存比在契丹更容易一些,不用担心冬天被饿死,也不用担心其他部落来劫掠。

李休哥对自家兄长充满感激,所以十分热情的招待侄子。

他老婆是个能干的女人,不仅学会了大唐的农耕,祖传的放牧也没丢下,家里养了八头羊。

李休哥命妻子宰了一只羊,款待大侄子。

到了正午,叔侄俩坐在屋子里,一边吃着羊肉,一边喝着酒。

李休哥的儿子李荣也坐在门槛上,抱着一根大羊腿,啃得非常欢快。

“大郎,你爹写信跟我说你要过来时,我就觉得奇怪,你不在庭州当府兵,为何非要来沧州应招府兵呢”李休哥不解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