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3、五年之约(2 / 2)

他的徒弟满脸疲惫:“……”

要不你还是把我逐出师门吧。

京城。

太子殿下看完使从带回来的,关于南阳文会的资料,笑道:“可惜。”

可惜什么呢,自然是可惜,这个崔岘年纪还小。

若是再年长几岁,现在就能拉拢培养了。

不过最后。

太子殿下思索片刻,还是说道:“密切关注着吧,以后若是有机会,去送个人情。灶台先烧起来,以后才能热络。”

不仅仅太子殿下。

各方收到消息的名门贵胄,都在考虑,该如何跟东莱先生这位关门弟子,保持好关系。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次要的。

最主要的是,文坛领袖的接班人,正式向文坛下达了战书,要效仿自已的老师,舌战群儒。

这怎能不让大梁文坛震动?

“好!当年我输给东莱,如今老夫花甲之年,要去挑战他的徒弟!”

“老师,您放心!五年之后,我必定去开封挑战崔岘,借此一战扬名!”

“文坛领袖的弟子,可未必就一定能成为新的文坛领袖。”

“我承认,崔岘乃天生诗才!但辩经一事,可跟写诗不一样。”

“他马上九岁,五年后,也就将将14。14岁便着急开台辩经,当真好胆!”

“且看老夫五年后,去开封同他辩上一场。”

“他只不过是有一个好老师而已,有什么猖狂得意的?五年后,我要去看看他究竟有几分真本事!”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天下读书人众多,谁肯服一个八岁稚童?

哪怕小有才名又如何。

既然敢请战士林文坛,那就要做好认输的准备!

一时间,文坛风起云涌。

老儒、新秀纷纷被激起战意,无数道目光,瞄准了崔岘。

瞄准了五年后的开封。

届时,一场新任文坛领袖之纷争,将隆重开启!

但,那终究是五年后的事情。

且不管未来如何风起云涌,且不管整个士林文坛,因此事闹出多么大的轰动。

当日文会结束后。

崔岘收起浑身肆意张扬,和老师一起,低调离开。

师徒二人走在熙攘热闹的街道上,耳边隐约能听到,不停有人在赞叹‘小神童’。

东莱先生笑呵呵问道:“一朝成名天下知的感觉,如何?”

崔岘酒劲儿已过,恢复了往日的沉稳。

他轻笑道:“坦白说,方才在文会上,确实觉得很是风光得意。但文会散场,百家使从离去,一切又归于平淡。”

“学生才意识到,其实这些,都是虚的。”

哦?

东莱先生很是惊异于这个回答,但也松了口气:“为师还以为,你会沉浸在风光权欲当中,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渐缓过来呢。”

八岁的孩子,成为这样一场如梦似幻的盛事主角,被天下各方瞩目。

其实就算骄傲自得一些,也可以理解。

但东莱先生不曾想,自家小徒弟,能这般清醒自持。

崔岘笑道:“学生今日之风光,全凭老师、凭师叔、师祖等人在撑着。但归根结底,学生自已不立起来,今日之风光,以后怕是再也不会有了。”

“五年之约既已定下,学生自当沉下心来,跟随老师潜心学习。”

“今日,学生跟着老师好生风光一把。五年后,学生也希望,能让老师为有学生这样一个弟子,而在士林文坛风光得意。”

夕阳下。

说出这番清醒豪言的小少年,并不如文会上表现的那般张扬。

但脊梁笔挺,眼含自信,整个人沐浴在夕阳的余韵当中,耀眼到让人挪不开视线。

这样内敛、清醒、身负才气、又如玉如琢的优秀少年郎,将来又怎么可能闯不出一番功绩呢?

未来之大梁文坛,必有你小子一席之地!

不,未来大梁之文坛,都将仰你之鼻息!

东莱先生怔怔看着自已的小徒弟,没有把心里这番话说出来。

而是朗声笑道:“好!走吧,回家。从明日起,来为师家里上课。”

“好的老师。”

师徒二人并排前行,夕阳余辉落在他们身上,在地面投射出两道长长的影子。

当晚。

在南阳王府仆从的帮忙下,足足七辆马车,载着诸多厚礼,同崔伯山、崔仲渊一起,返回崔家。

开门的是老崔氏,她看起来表情平静,并未有任何激动。

崔伯山纳闷道:“娘?你看到这足足七大车厚礼,怎地一点都不吃惊。我跟二弟回来的路上还在猜测,说你看到这么多好东西,怕是又要激动到晕过去呢!”

这次晕倒是没晕。

毕竟老崔氏已经提前收到消息了。

可看到这足足七大车的厚礼,老崔氏还是很没出息的、激动到眼前发飘。

她浑身发软,靠在门边,一双眼睛直愣愣盯着那七辆大马车,讷讷道:“哎哟,伯山、老大媳妇,快来扶一把娘。娘两只腿不听使唤,要摔倒了!”

她不中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