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两忘,心无旁骛!
这一次闭关,他要参悟的,乃是自己修行的三身佛之法。
到得如今,法身、报身都已经凝聚成功。
若是对应斩三尸之法,他便是相当于斩却了善、恶、自我之中的善、恶两尸。
这一刻,法身、报身尽数显化而出,浩大绝伦,威严滔天,摄人心魄。
法身空寂,本自清净,周遍含融,能生万法,可谓鬼神莫测,不可揣度。
报身则法相庄严,智慧心营造,可观照世间万物,此为修行的果报。
陈苦知道,只要自己勤修不辍,对于佛道妙义的领悟更加深刻。
有朝一日,这报身也是能够圆满无缺,成就出报身佛的果位。
除此之外,三身佛的最后,便是应身了。
应身,又称为“化身”,意为变化之身。
借助这应身,便能入胎、出胎、示现八相成道,来度化众生之外。
此外,应身之所以又称为“化身”,也是因为这化身一现,便能够显圣于诸天万界,九天十地,乃至众生的梦境之中等等。
感悟到此,陈苦面色一动。
“后世之时,有生灵说梦见释迦牟尼佛入梦,布道传法。”
“难道...那就是化身的威能显化么?”
陈苦想到了许多。
当然,这终究只是他目前的猜想,待到日后修为精进更多,才能得到印证了。
同时,陈苦也意识到,修行应身的难度,比之此前的报身、法身,难度都将是暴涨级别的。
“法身为万法之本体。”
“而报身、应身,则是法身所呈现出的样貌与作用。”
“三者不即不离,相得益彰......”
陈苦识海之中浮现出诸多的感悟。
这就如同是世间万道,亘古不灭。
但身为修士,要如何将其融入自身,化为己用,就看各人的天资与机缘等等了。
良久,陈苦才长舒一口气。
通过这一次具体的梳理与感悟,他已经逐渐明白了三身佛的具体玄妙所在。
那么接下来,便是要尝试凝聚应身了。
他心念一动,周身大片大片的法则秩序,道韵神纹流转,玄而又玄,难以言说。
不过,那并不是陈苦自身修为的显化。
而是...他要斩却的道!
众生修行的斩三尸之法,只是斩却一道。
而陈苦修行三身佛之法,却是要斩却一百道、一千道、一万道,乃至更多,直到最终的无数道。
如此,才能明悟己身,同时自身也是唯一,上限无穷,无可估量。
不知不觉,陈苦便已经是双目微闭,如老僧入定一般。
脑海之中,不仅有着这一世的修行心得,更有前世关于佛法玄妙的种种记忆与领悟。
而且,虽然说陈苦此时已经是修行佛法妙义了。
但他并没有抛弃最初的玄门之道。
正所谓三千大道,殊途同归!
再者,佛法之妙,本就是脱胎于玄门仙道。
故而,又有说法,名曰“佛本是道”。
二者皆有可取之处,陈苦正是将其融合,全部化为自身修为的一部分。
某一刻,他灵台清明,道心生辉,整个人都已经达到了一种通体无垢的程度。
陈苦不再犹豫,直接吞下了准提赐予的菩提子,真正开始了这一次的悟道。
一梦万年大神通运转而起,陈苦自然不会忘记这种修行之中的逆天增幅神通。
清净!
安宁!
陈苦的道场之中,唯有一片片祥光氤氲,瑞彩喷薄,神异莫名,璀璨耀眼。
而他这一次闭关,就是足足千年时间悄然逝去。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