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常此类孩童,正牙牙学语,所言多为懵懂无稽之辞。
然而阿斗不然,竟学语奇快。
不到两岁,竟似四五岁孩童一般,能人交流无碍。
甘糜二位夫人大为惊奇,请荆襄有名的先生察看,先生问了阿斗几句话,阿斗虽然有些吐字不清,但对答如流。
教其几句诗经简句,竟一背就会,一点就通。
引先生大为震撼!
“荆襄神童才子多矣,未尝见过如此早智之童!如此圣童,当请当今鸿儒名士,吾才疏学浅,愧不敢教也!”
其实阿斗也没办法。
眼瞅着越来越大。
刻意装成前世幼年傻乎乎的样子也太过违和。
自己前世活了六十有五。
纵然曾经心思单纯,仁善可欺,但亦经过宗庙倾颓,身世飘零的洗礼,心智早已变得成熟内敛,擅于藏拙!
若非如此,也不能在司马昭的那场酒宴上全身而退。
不过既然很多事情都已经历,莫不如借前世所学,变得睿智一点,免得再蹈覆辙。
于是,阿斗的神童之名,响彻荆襄大地。
妻妾闻刘备归来,自与刘备报喜。
“玄德,此行归来,可要为阿斗选个好的老师!”
刘备欣慰的抱起阿斗:“阿斗,你想让何人当你老师?”
阿斗自然是希望诸葛亮来教导他。
其实前世很多时候,他并不是很喜欢诸葛亮教他东西,甚至不太喜欢诸葛亮身在朝堂,只因为诸葛亮太过于古板严厉。
总督其学业,促其坐殿领政,导致他不能和小太监小宫女们好好的玩耍。
而重活一世,经历了偷渡阴平和蜀汉覆灭,又在亡故后见证了五胡乱华和永嘉之乱,刘禅的心也变了。
现在的他,恨不得天天和相父待在一起。
学不会没关系,天天能给相父沏茶捶背,他都是愿意的。
可是,阿斗亦明白,这些事想想也就罢了,不能真盼着如此。
相父如今乃是父亲的倚仗栋梁,出谋划策,布置战略,没有相父不行。
怎么能耽误他的时间来教我一个孩童?
太大材小用了。
另外,父亲亦有意多给相父一些归家时间。
让他能多照顾妻眷,好多留几个子孙后代。
“父亲……许何人,孩儿……便和何人学……学习……”
阿斗咕哝着小胖嘴巴,用并不熟练的话语和刘备沟通。
刘备甚为欣悦,心中暗道:“阿斗,你既能说话,还能和父亲互通心声么?”
“当然能啊,只是孩儿想用自己的语言和父亲说话。”这一句,是阿斗的心声。
“那你想用何人做你的老师?”
阿斗想到当初相父推荐一人,乃义阳大儒来敏。
其博学多才,又恃才傲物,精通《左氏春秋》《国语》等经典着作,在学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曾经就是自己的老师。
可那时候,来敏多多瞧他不起。
“太子(刘禅)天性纯良,然于学虽有勤勉之态,却少聪慧敏悟之资,于经史大义,多是浅尝辄止,未能深究其理。”
而后摇头叹息,痛心疾首。
对于太子,这已经是非常不客气的差评了。
就差没直言相告,太子是他教过最愚笨的孩子。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