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行动引起了宦官集团警觉。
中常侍赵忠得知后,冷笑着对身边人说:“袁本初,拒绝征召,收养亡命之徒,不知他意欲何为。”
这话很快传到袁绍耳中。
有门客担忧劝道:“公子,赵忠已警告,您还是收敛些吧,以免招来大祸。”
袁绍神色凛然:“宦官乱政,祸国殃民,我怎可坐视不管。即便前方荆棘满途,我也绝不退缩。”
袁绍的一番话让门客无奈退下,但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叔父袁隗的耳中。
袁隗身为司徒,位列三公,不仅是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更是如今袁家在官场的中流砥柱,家族的兴衰荣辱在他心中重若千钧。
听闻袁绍的所作所为后,袁隗立刻命人将袁绍唤至书房。
袁绍刚踏入书房,袁隗便怒目圆睁,猛地一拍桌子,厉声斥责道:
“你这是准备破灭我们袁家!”
袁绍心中一凛,但很快便镇定下来,拱手行礼,目光坚定地看着袁隗。
袁隗气得站起身来,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痛心疾首地说道:
“咱们袁家历经四代,才有如今这般显赫的地位。家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靠的是什么?是与各方势力维持平衡,尤其是和朝廷里掌权的宦官集团保持良好关系。
你倒好,公然与宦官为敌,收养那些被朝廷追捕的党人,这不是把袁家往火坑里推吗?”
袁绍眉头紧锁,深吸一口气,说道:“
叔父,侄儿并非不知家族的荣耀来之不易。但如今宦官乱政,祸国殃民,朝堂之上乌烟瘴气,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那些党人皆是忠义之士,为了国家和百姓直言进谏,却惨遭迫害,侄儿实在不忍袖手旁观。”
袁隗怒不可遏,手指着袁绍的鼻子,说道:
“你懂什么!这是朝廷的事,是皇上和宦官们的事,轮不到你一个小辈来操心。你以为你这样做是英雄壮举?你这是在拿整个袁家的命运开玩笑!一旦惹恼了宦官集团,我们袁家几代人的心血都将毁于一旦。”
袁绍挺直了腰板,毫不畏惧地回应道:
“叔父,若为了家族的荣华富贵而与宦官同流合污,纵然能保一时之安稳,但袁家必将遭人唾弃。侄儿以为,只有匡扶正义,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才是真正为家族增光添彩。”
袁隗气得浑身发抖,长叹一声,无力地坐回椅子上,说道:
“你这孩子,真是执迷不悟。罢了罢了,我今日说再多也无用。但你要记住,你的行为不仅关乎你自己,更关乎整个袁家。倘若你一意孤行,日后闯出大祸,可别连累了家族其他人。”
袁绍再次拱手行礼,说道:
“侄儿明白叔父的苦心,但侄儿心意已决。若真有那么一天,侄儿愿一人承担所有后果,绝不让家族受牵连。”
说罢,袁绍转身大步走出了书房,留下袁隗在原地摇头叹息。
此后,袁绍的行使他在士大夫阶层中赢得了更多人的敬重和支持,也为他日后在东汉末年的政治舞台上崛起,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士大夫皆称袁绍有苏氏风范。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