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6章 美男计(1 / 2)

庞统闻言,笑曰:“主公可还记得昔日柏轩所献曲辕犁?”

刘备言道:“此为利民重器,备自然铭记。”

庞统笑曰:“主公向日分此重器与益州,百姓皆感主公大恩,多有立生祠者。此为民心所向也。

刘璋暗弱,虽轻徭薄赋,然蜀中时有蛮族作乱,北方又有羌族时常劫掠,亦有汉中张鲁威胁。

若主公举平蛮大旗,则可顺应民意。”

刘备闻言,奇曰:“如此便要去征讨蛮夷,如何谋取郡县?”

庞统曰:“只须先叫大军入了川蜀,还怕没有妙计攻城略地?”

刘备问曰:“计将安出?”

庞统道:“统有上中下三策可供主公任选其一。”

刘备曰:“愿闻其详。”

庞统于帐中踱步,言道:“上策者,及大军入川,分拨数百士卒,多举旗帜,多设营帐、锅灶,以为疑兵之计,却暗中领大军直逼成都,刘璋见大军围城,必不战而降也。

中策者,及大军入川,可遣人求刘璋发粮草以资大军平蛮。若刘璋不与,则假士卒愤慨,部将迁怒,众军裹挟而兴兵攻城。

下策者,可先遣一军入川平蛮,称战事不利,主公亲引大军入川以为援军,顺势攻取益州可也。”

刘备闻言,思忖一番,问曰:“士元之上策,若大军遇险关阻路,当如何应对?”

庞统道:“有张子乔所献地图,可散兵于野,沿偏僻小路绕行,汇于城下便可。”

刘备闻言,微微颔首,又问曰:“士元之中策,若刘璋与粮相资,如之奈何?”

庞统道:“若是与粮,则粮不足数,或为陈粮、腐粮,称有士卒食之而亡者,因而兴兵问罪。”

刘备闻言,眉头微微一皱,又问道:“士元之下策,若刘璋不允大军入川增援,如之奈何?”

庞统闻言,笑曰:“主公为保百姓安宁而调兵遣将,乃大义也。无奈战事不利,岂能坐视士卒受挫而亡?自当发兵增援,此为正理。若刘璋不允,岂不是将出兵之名献于主公?”

刘备闻言,颔首称是,思及此三策皆有优劣,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在帐中踱步思索。

庞统见状,并不催促,只静坐一旁,耐心等待。

过了半晌,刘备忽停步,负手而立,叹曰:“上策者,假借平蛮之名,却暗中袭取益州腹心,失信也。若是孙仲谋,必选上策。

中策者,无论刘璋资粮与否,因求而不得便兴兵问罪,无仁之举也。若是曹孟德,必选中策。备却与他二人不同,曹操奸诈,孙权阴狠。

备能立足于世,一曰仁,二曰信。若取上中二策,则无仁失信也。

士元之下策,举平蛮之旗为保百姓安宁,仁也。行平蛮之实,可谓言出必践,信也。

若刘璋不允我率兵增援,则无正理,我自当发兵讨之。”

庞统闻言,暗赞刘备品行,却听出刘备言辞中的未尽之意,遂问曰:“若刘璋允许主公入川增援,主公意欲如何?”

刘备闻言,叹曰:“若如此,刘璋真仁君也,备宁不取西川,亦不作强夺他人基业之举。”

庞统闻言,叹曰:“主公仁信,庞统不及也。”

刘备既定方略,选用下策,便又商讨一番细节,决定先派遣简雍再度入川,去拜会刘璋,具言为益州百姓安宁而遣数千人马入川平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