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都市>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第349章 卖了的东西就不要后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9章 卖了的东西就不要后悔(2 / 2)

刚看见第一件物品,他就是眼前一亮。

这是一个金丝楠木阴沉木制作的小木箱。

木箱素面,长约40公分,宽、高约一尺。

就算不懂木头的人,看见它都知道不一般。

“阿顺!金丝楠阴沉木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个虽然没有雕工,但看上去依然不凡,高端大气。”

田斌在看见它时,又看了一眼介绍,称赞道。

“多赚钱,等你有了钱,买一个放在家里天天看!”

常顺笑着道。

或许未来某一天,在拆迁区,或者无意间去乡下铲地皮,多打听,自己也能遇到金丝楠木之类的阴沉木。

让自己拍卖购买,就像沈老板他们说的那样,那是不可能的。

自己是生意人,不是收藏家。

古玩的乐趣在于捡漏。

如果一件物品高价出售,捡不到漏了,那就没有多大的乐趣。

在这边看了一会儿,他俩又看起了其它的物件。

往前走了几米,一个木头雕刻的人面、有些像面具,又吸引了他的注意。

这个人面面具,是漆木器,老太婆的造型。

“面具”的大小,跟真人相似,雕刻的也跟真人一样。

“老太婆”头发盘在头顶,形似葫芦。

看了下介绍,它的年份居然是唐代的。

一件木制品,从唐代保存到现在,单从时间方面来说,就足够有价值。

“我记得小时候我家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屏风,后来被我妈10块钱卖掉了!”

又往前看着时,常顺听见了一个35岁左右男人说话的声音。

他说的屏风,是黄花梨的,刚才他看过。

插屏面上嵌螺钿工艺。

螺钿图案为“麻姑献寿”——有人物,有寿桃,有祥云,有花鸟,画面十分祥和。

“你说的是啥时候的事?八十年代吗?那时候10块钱还是很值钱的,鸡蛋5分钱一个,火柴3分钱一盒。”

另外一名年龄跟他差不多的男人说道。

“是啊!八十年代初期。

不过再怎么说,10块钱肯定是亏了,就这里的这个,这次拍卖,价格估计不会低于10万。”

35岁的男人又说道。

“那个年代像你妈那样便宜售卖家里好东西的人很多,就算是现在或者以后,依然不会缺少那样的人。

我记得我们村的一个人,以前售卖了一块玉璧,地主家里抢的,是和田古玉,战国时期,只卖了20块钱。

要是拿到这里拍卖,怎么的都比这个屏风值钱。

卖了的东西就不要后悔,再说这样的东西,之前原本就不一定是他们自己家里的。

那个年代,东西本身就不值钱,不能以那时的情况跟现在的情况比。

目前值钱,也只是因为有人宣传、炒作,如果大家都不收藏了,它们依然没有价值。”

这人话说的不假,也看得比较透彻。

听了他说的话,常顺又想到了拆迁区,有些人不仅仅只是贱卖,甚至在不知道东西价值的时候,扔掉的都有。

那些木头制品、纸类物品等是“重灾区”。

“吃一堑长一智,我们现在过来看了这些展品的价值,家里有好点的物件,自然不会贱卖,另外要是在外面遇到了好的东西,说不定也能捡漏。”

“所以说要多看!多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认知。”

两人说着,又看向了其它物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