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很顺口。
紫檀梳妆盒就是之前提到过的那个梳妆盒。
三个老石器——一个小石槽、一个石盆以及之前看见的那个石象。
其它的石础,大石槽之类,不好搬运,加上那样的物件其它地方很多,渣土场、拆迁区能够免费捡到,他就没有购买。
小石槽椭圆形,长度约80公分,最大宽度约一尺,虽然是素面,但雕刻的很精致。
石盆中间圆形,外部花瓣形,花瓣面上雕刻有童子、“福禄寿”三星人物,古色古香。
石象差不多有150斤重,他一个人搬着很费力,是两人一起抬出来的。
当然,陈师傅老宅里面的物品,除了他找出来想要购买的,还有一些老农具、煤油灯之类的民俗类物品他没要,那些数量庞大,基本上没有价值。
东西都摆放在一起,看完两人商量了价格:
两个老算盘,40元。
搪瓷杯,20元。
木盆,30元
石臼,50元。
陶筷子篓,20元。
砚台,30元。
一对铜火锅,150元。
青花笔筒,100元。
紫砂壶,150元。
一对花瓶,50元。
青花“囍”字罐,200元。
虎子,30元。
紫檀老梳妆盒,200元。
石槽,30元。
石盆,100元。
石象,300元。
合计:1500元。
紫檀木梳妆盒,陈师傅并不清楚其材质,价格常顺问过后,200元也是对方说的。
买东西,只要对方不是刻意询问,他也不能跟别人说真实情况,不然卖家知道了价值不可能便宜卖掉。
当然,哪怕别人特意问,他就算知道也会说看不出来。
这也不能说他不厚道。
做生意,捡漏的人谁都不会告诉别人实情,不然怎么捡漏?
哪怕是同行之间关系好,除非也是特意问、请教,不然哪怕知道,恐怕也不会说实话。
古玩就是这样,大多数时候只能靠自己的眼力,不论是买家还是卖家。
“陈师傅,今天离开你这边之后,我在你这可是啥东西都没有探测到!”
把购买的物品都搬到了面包车上,付了钱,准备离开时,常顺强调道。
之前这样的话,两人聊天时,他说到过。
包括一些原因,两人探讨过。
“我知道的,你放心好了!我的东西我也不会跟别人说,财不外露。
你没看出来今天为了寻宝,除了你,我没带其他任何人跟过来吗?”
陈师傅笑着道,一些道理他也明白。
“另外几年之内,我也不会把分到的物件出售,我觉得多放放肯定更值钱!”
他接着又说了一句。
“现在喜欢收藏古玩的人越来越多!多放放确实更值钱!”
随后,两人又聊了几句,他就告辞离开了。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