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桌手持宝剑的女子在细细读完上阕之后,不禁脱口而出,赞道:“霸气非凡啊!此词当真气势磅礴,读来仿若置身千军大战的壮阔沙场,又似目睹万马奔腾的雄浑景象,那股扑面而来的霸气,实在令人心潮澎湃!”说罢,眼中满是惊叹与赞赏。
周侗听闻,脸上浮现出一抹温和的微笑,谦逊有礼地回应道:“姑娘谬赞了,不过是随心而写罢了。”
名叫清照的少妇也不禁轻轻点头,由衷赞道:“此词豪迈大气,真非我等寻常女子所作的那些莺莺燕燕之词可比啊!”她的话语间,既有对词的欣赏,又透着一丝自叹弗如的感慨。其他众人亦是纷纷附和,赞不绝口,一时间,酒楼内赞叹之声此起彼伏。
写完上阕,周侗轻轻端起酒杯,又悠然地饮了一口酒。醇厚的酒香在口中散开,他的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那风光旖旎、如诗如画的华山美景。在他心中,那连绵的山脉、清幽的溪流、缥缈的云雾,仿佛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卷。
想到华山的种种美好,周侗心中不禁萌生出有一天退隐在华山的念头。周侗暗自思忖,倘若有朝一日能够得偿所愿,远离尘世的纷争与喧嚣,在那清幽之地,每日闲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该是何等的惬意自在。这般思绪如潺潺流水般在他心间流淌,让他沉浸其中。
在这样的心境之下,周侗再度提起笔,略作思索后,挥毫写道:“闲观世路迢迢,任岁月匆匆风雨飘。且闲庭信步,心随云逸;梦游仙境,意比海骄。酒满金樽,纵情欢笑,岂惧春秋霜鬓凋。身随性,赏月圆月缺,花谢花娇。”每一个字都写得苍劲有力,又透着一种洒脱的韵味。
刚刚落下笔,周侗正欲归座之时,那拿剑的姑娘清脆的声音再次响起:“怎么不署名就停笔了呢?”这一问,引得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周侗。
周侗这才留意去看墙上其他几首诗词。最先的那首题着“蔡元长”,他心中微微一动,暗自思忖这蔡元长莫非便是权倾朝野的蔡京?再看那女子所填之词,署名“李清照”,旁边男子也就是李清照丈夫的署名则是“赵明诚”,接下来那首自然是签着“宗泽”。周侗心中暗自思量:“这蔡元长若真是蔡京,唉,方才实在不该贸然评说。我这首词,还是不署名为妙,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想到此处,周侗从容开口说道:“先喝上一碗酒。”言毕,便迈着沉稳的步伐,从容归座。
众人见周侗无意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便也不便多问,遂将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诗词评论。那位未持剑的姑娘率先开口,声音轻柔悦耳:“我倒是对‘万家流水一城花’这句诗词情有独钟。”她的眼中闪烁着喜爱的光芒,似乎这句诗词勾起了她内心深处的美好遐想。
宗泽听闻,赶忙恭敬地回应:“多谢小姐欣赏。”他微微欠身,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意。姑娘微微颔首,而后又偷偷瞥了宗泽一眼,那一眼中,似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涩与好奇。
李清照仍不甘心对方不透露姓名,于是优雅地起身,款款说道:“一首《沁园春》堪称绝妙好词,上阕烽火连城,生动地描绘出激烈的战争场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战火的残酷;下阕花开花娇,又尽显旖旎风光,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春日的花海之中。如此可见,这位兄台不仅武艺高强,上马能奋勇杀敌、保家卫国,下马亦可舞文弄墨、尽显才情,实乃不可多得的奇才。”
周侗见李清照这般夸赞,赶忙谦逊回应:“不过是随手写罢了,实在不值一提。”
此时,那位身着红衣的老妇人瞧见宗泽身后的九转朝阳枪。虽不识此枪,但凭她多年的江湖阅历,便知其绝非寻常之物。又见周侗、宗泽、王进、朱武等人气宇轩昂、仪表不凡,举手投足间尽显不凡气质。心中暗自思忖:“观这几人坐姿,颇有行伍之人的风范,再看那词的上阕,分明是在描述战场上的残酷景象。他们究竟是何方神圣?”想到此处,不禁脱口赞道:“好一杆金枪!”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惊叹。
宗泽闻言,赶忙说道:“不过是一件用以杀敌的兵器罢了。”
这位红衣老妇人和李清照见未能问出作词之人的姓名,也只好作罢,心中虽略有遗憾,但也不便再强行追问。
且说周侗等六人酒足饭饱之后,悠然步出酒楼。此时夜幕已然降临,繁星点点照亮洛阳城。街道上行人寥寥无几,只有几盏昏黄的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微弱的光芒。
几人正打算寻觅一家客栈投宿,跳涧虎陈达抬头一望,说道:“大官人,对面就有一家客栈,瞧那灯笼,看样子规模不小。”他伸手指向对面,眼中带着一丝欣喜。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