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穿越>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第126章 唇枪舌剑:李昭固盟誓如山,世家噬并州空地如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唇枪舌剑:李昭固盟誓如山,世家噬并州空地如虎(1 / 2)

李昭并不知道,在自己走后,蔡琰也不平静。

李昭来到了皇宫城门外,已经在宫门前守着的淳于琼忙迎了上来。

“侯爷,你回洛阳了。琼有其他事,不知侯爷回洛阳,若是知道,琼定一早到洛阳外迎接着侯爷了!”淳于琼帮李昭牵住马匹,忙解释道。

“无事,你把他们先安排好,本侯带度辽将军去见陛下!”

李昭把战马交给淳于琼,笑着说道。

“诺!”

淳于琼立即牵过李昭的烈焰马,同时招呼丁原、张飞、徐晃他们。

至于李昭则是直接带着张修入宫。

张修是度辽将军,这次也是响应朝廷号令南下平叛黄巾。

不过张修这次入洛阳,却是应该会被封赏。

毕竟,张修在之前云中大捷与这次的马邑大捷皆有功劳,虽然皆不是主将,但是都混到了功劳。

至于丁原、张飞他们还没有资格进入皇宫。

李昭带着张修向宫内而去。

淳于琼匆忙让麾下羽林郎安排好丁原、张飞他们,正要急忙进宫跟上李昭时,却是冯芳给拉住。

“德翰,你拉本将做甚!“淳于琼被冯芳拉住,顿时,有些着急对冯芳说道。

因为他今日并不在宫中,而是有其他公事了,因此,并没有赶上第一时间出城迎接李昭,他正要多在李昭面前露露面,解释一下,冯芳这又拉住他了。

“中郎将,芳有事情找你,借一步说话!”冯芳拉着淳于琼到一旁。

“德翰,有什么事情,你尽快说,怎么神神秘秘的。”淳于琼虽然有些着急,但是,也不好拒绝冯芳。

之前他淳于琼为羽林军右监,冯芳为羽林军左监,他能够超过冯芳一头,提拔为羽林军中郎将,淳于琼却是明白那是因为他是李昭的人,李昭帮他在刘宏、何进面前说话了。

但是,淳于琼也并不敢小看冯芳。

“中郎将,你且稍安勿躁。”

“刚刚入城,街道上,芳观察到了武睿侯好像看上了一个绝色女子。”

冯芳一边安抚这淳于琼,另外一边对淳于琼说着自己在街道上也注意到的一幕。

“什么?侯爷看上了一个绝色女子!!”淳于琼本正焦急,但是,猛地听到冯芳的话,却是精神一振,顿时对冯芳侧目,随之淳于琼就高兴了起来。

“德翰,你快说,侯爷看中了哪家女子?琼立即便去上门帮侯爷说和说和去。”

淳于琼忙对冯芳惊喜问道。

他可没有忘记,当初李昭可是特意给他交代了任务,便是让他帮助搜寻美人。

只不过当初就搜寻到一个卞夫人,其他他见过的颇有姿色的女子也不少,不过,却都不算顶级。

在官场上混,淳于琼自然明白投其所好的道理。

既然李昭喜欢美人,他这个做属下的便去寻找,若是能够找到无疑就能够讨到了李昭的欢喜。

另外,他献上去的美人,如卞夫人。

如今就颇受李昭宠爱与信任,在李氏后院都有一定地位。

卞夫人也会记住他淳于琼恩情,这都是要还的。

因此,淳于琼自是愿意帮助李昭介绍美人。

冯芳看着淳于琼的激动表情,倒也没有隐瞒,直接道:

“这绝色美人,确实美貌,当时站在蔡中郎蔡府的门前,应该是蔡中郎的女儿,那个颇有才名蔡琰!”

“蔡中郎女儿?有才名的蔡琰??坏了!这就难办了啊!”

淳于琼听着冯芳说李昭看上的竟然是中郎蔡邕的女儿,双眼一瞪,却是感觉到了棘手。

淳于琼忍不住叫坏道:

“这蔡中郎是当世大儒,不仅精通经史、辞赋、书法、音律,也是家学渊源深厚,蔡氏一门可谓累世经学,是士人代表,极为重视礼法为立身之本。”

“侯爷如今已经迎娶了公主为正妻,再看中蔡中郎之女,怕是棘手了,蔡中郎极有可能不同意这亲事啊,若不然,蔡家怕会成为士人耻辱,这可怎么办?”

淳于琼忍不住叫坏说道,却是感觉想要帮助李昭牵线难了。

淳于琼对士人还是有些了解的。

蔡邕作为大儒,对女儿婚嫁的坚持条件,无疑首重就是门第相当。

倒也不是说李氏没有面子,而是李昭已经迎娶了公主正妻,再纳蔡琰为妾室的话,便是地位上不相当了。

在淳于琼旁边的冯芳,听着淳于琼的疾呼,却是点了点头。

他在看出了李昭看中了蔡琰的一瞬间,便知道了这事情大概率是不容易成的。

但冯芳也看出了李昭喜欢美人这个喜好。

毕竟什么一见倾心,大概率都是见色起意而已。

不过冯芳知道这些,却是已经够了。

“中郎将,若是侯爷此事不顺,怕是会不开心吧?”冯芳突然笑着对淳于琼道。

淳于琼闻言,惊疑看了一眼笑意盈盈的冯芳,不明白冯芳是什么意思。

不过,淳于琼还是道:

“蔡中郎是当世大儒,当朝中郎。此事,纵然是本将都出不了面,本将地位不够,怕是侯爷很难如愿,侯爷又如何会开心?”

“既然如此,那中郎将何不帮侯爷再另寻美人?”冯芳捋着胡须,笑道。

“什么!再另寻美人?”淳于琼听着冯芳的话,再看冯芳一副笑容满面的样子,淳于琼瞬间就反应过来了。

冯芳是在这里等着他呢啊。

不过,淳于琼并没有不满,反而有些惊喜看向冯芳,惊疑道:

“德翰,你这是何意?可是还知道其他美人的消息?”

“不瞒你说,侯爷其实曾与本将说过李氏嫡系人丁稀薄,侯爷需要多立子嗣,因此需要尽快多迎娶娇妻美妾繁衍子嗣。”

“当然,本将可是先和你说了,侯爷目光甚高,若不是绝色美人,侯爷可看不中!”

冯芳听着淳于琼的话,顿时明白自己找对人了。

李氏嫡系人丁稀薄,绝对是冯家攀附李氏的绝佳时机。

冯芳笑意盈盈对淳于琼说道:

“不瞒中郎将,芳确实知道一个绝色女子,此女子甚至是绝色倾城,国色天香,正是吾女儿。芳想拜托中郎将为吾女儿与侯爷牵线。若是他日冯家女能被侯爷宠幸,冯家定忘不了中郎将!”

“德翰,你说的是你女儿?绝色倾城,国色天香?”

淳于琼差点没有惊掉下巴,震惊看着面前已经三四十岁,并看不出什么英俊的冯芳,震惊道。

“此事自然是千真万确,芳也不敢随意诓骗,欺骗中郎将啊。”冯芳笑着,一脸笃定自信说道。

对于自己女儿容貌,冯芳还是很有信心的。

淳于琼回过神来,看着并没有开玩笑的神色,甚至只有自信的冯芳。

淳于琼很快就选择了相信,对冯芳苦笑道:

“德翰,你称呼某为中郎将,却是想让侯爷称呼你为岳丈不成?”

“琼佩服。不过,若是德翰兄真要有倾国倾城、国色天香女儿,此事定包在了琼身上了!”

淳于琼一咬牙,还是决定相信冯芳。

冯芳听着淳于琼自称呼都变了,心中立即浮现一抹飘飘然的感觉。

这就是他女儿,给他带来的底气!

另外一边,李昭并不知道自己的麾下冯芳称呼着淳于琼为中郎将,但是却想要当他李昭的岳父了!

(下一章:朝堂激辩:李昭誓守胡汉盟,袁逢暗指养虎患)

此时,李昭进入皇宫,很快就见到了天子刘宏以及公卿百官。

皇宫,明堂殿内。

李昭进入大殿,对刘宏行礼道:

“末将李昭拜见陛下,未能早接到圣旨,并因并州战事未能早些回到了洛阳,乃末将之罪。”

“末将接到圣旨后,便立即集结了五千骑兵南下,骑兵皆是一人三马,如今在洛阳城外十里驻扎,随时等待着陛下命令。陛下的命令,便是末将领军进攻的方向!”

李昭进入大殿,恭敬行礼,解释了一下未能早些南下的原因,并把调动的五千骑兵以及一人三马向刘宏表述,以显自己忠心。

大殿内,刘宏与公卿听着李昭领了五千骑兵,乃至一人三马,都是有些骚动。

骑兵作战,自然是不止一匹战马最好。

毕竟,若是多匹战马可以替换,也可以降低对战马的伤害,同时也可以奔袭更远距离。

但那也要看,有没有那么多战马啊。

平常的骑兵,一人配备两马,那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很是奢侈了。

更别说一人三马了。

要知道战马出征,那可是会损耗的。

五千骑兵配备了一万五千战马,这绝对是个很可以的数字了。

也足以显示李昭对南下平叛的重视,忠心态度很是鲜明。

“好,武睿侯快起,朕这次派遣你前往并州力挽狂澜,当真让朕惊喜,武睿侯此战,破异族于马邑城下,并短时间驱逐并州外族,让并州为之一空,纵卫霍复生亦不过如此!此乃朕之幸,汉之威也!”

“又携五千骑兵南下,一人三马,火速南下,怕延误军情分毫,朕甚欣慰啊!”

刘宏亲自上前扶起了李昭。

刘宏言语之间哪里有丝毫的责怪李昭久未南下的语气,只有欣慰与称赞。

不错,在李昭南下洛阳的途中,李昭彻底扫除并州州内外族的消息便已经传到了洛阳。

李昭能够在这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做到大破马邑城外异族以及扫清了并州九郡外族,着实令刘宏感觉到了惊艳。

“陛下廖赞了,这一切都是末将该做的!”李昭当即拱手道。

待李昭与刘宏一阵寒暄后,公卿们此时终于插上嘴了。

“武睿侯,不知你扶持出来的须卜雄所创的夏胡族,会不会成为百年前的匈奴?或是成为檀石槐率领的鲜卑?”

司空袁逢一开口,便让大殿瞬间静了下来。

袁逢这话一出,攻击性十足。

这是拿夏胡族与百年前与大汉进行战争的未分裂的匈奴比?

拿夏胡族与檀石槐率领的鲜卑比?

一众公卿杨赐、曹嵩、王允等人齐刷刷看向了李昭。

就连才刚坐回龙椅上的天子刘宏都是一怔。

不过,刘宏一时间倒是并没有立即说话,而是看向了李昭,欲看李昭怎么说。

虽然李昭在短短时间内,扶持起来须卜雄,内部瓦解南匈奴,大破马邑城外异族,乃至清洗了并州九郡外族,逼退了幽州的外族,战绩确实极其亮眼,对大汉的功绩也是极高。

但是,不可否认。

李昭扶持起来的须卜雄,从后续传回的种种消息来看,须卜雄确实有雄主之资啊。

未必壮大起来,不可能成为大汉的威胁啊。

须卜雄会不会真的一统浩瀚草原了,创立的夏胡族成为又一个对大汉有威胁的大匈奴,又一个鲜卑?

李昭眉头微挑,看了一眼袁逢这老家伙,又在给他挑事,上眼药啊。

袁逢这是看李氏在并州好起来了,眼红了?

不过,李昭确实对袁逢这个问题早有所料。

李昭倒是不慌,迎着满朝文武公卿宦官的注视,先是对刘宏拱手,随之看向袁逢,冷笑道:

“司空这意思是何意?是言本侯在养虎为患,不该扶持须卜雄为单于?”

袁逢听着李昭的冷笑声,倒也不感觉生气。毕竟,李昭是外戚,并不需要给他面子。

袁逢迎着李昭目光,直接摇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