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都市>校花的超级高手> 分节阅读 25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56(1 / 2)

威斯兰首都,哈格里斯,聚居全国三分之一人口,将近百万人,若在此激战,将是场灾难。

所以,兵临城下的杨晨给政变派发最后通牒,以求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平获得胜利,少些杀戮。

威斯兰王宫。

昔日王室成员开会的复古奢华会议室内,鲁瓦涅为首的各政变派系首领如坐针毡,王宫外,民众要求他们接受哈托尼国王和平条件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搞得他们心乱如麻,不知所措。

“对方承诺我们以党派名义,参与内阁组建,前提是解散民兵武装,这我觉得可以接受。”

说话的人,戈佛雷卢莱,曾在努瓦西二世短暂的立宪时期担任内阁首相,努瓦西二世解散内阁,他逃亡境外,组建威斯兰自由民主党,致力于颠覆王室的集权统治,是文官和大商人这精英阶层的代表。

此时这位威斯兰的“革命家”明显想妥协,为革命粉身碎骨,不是他追求的结局,何况君主立宪制已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

“胆小鬼”前陆军总长鲁瓦涅毫不掩饰对戈佛雷卢莱的不满,拍案而起,大义凛然道:“我仍坚持我的信念,为民主自由流尽最后一滴血。”

戈佛雷卢莱撇嘴,面露鄙夷,鲁瓦涅哪是为民主自由,利诱国王卫队叛变屠杀王室的罪魁祸首怕被秋后算账。

鲁瓦涅眯眼盯着戈佛雷卢莱的气人嘴脸,嘴角抽动,差点破口大骂,在座的人,谁都可以妥协,唯独他不行。

“报告,外面平民快要闯进来了。”一名军官急匆匆走入会议室,向鲁瓦涅汇报紧急情况,鲁瓦涅离开座位,走到窗边,居高临下眺望,看到王宫铁栅栏墙外,密密麻麻的人头攒动,高喊口号,不少人往里扔石块、鸡蛋、汽油瓶,栅栏墙后的士兵狼狈躲闪,还有人攀爬铁栅栏,局势几近失控。

“马上开枪镇压,对于支持王室的暴民,绝不能手软。”鲁瓦涅歇斯底里下令,只是为时已晚,越来越多的人翻过栅栏墙,守卫王宫的士兵本就丧失斗志,见此情形,干脆临阵倒戈。

窗边的鲁瓦涅呆若木鸡。

第五百三十五章败露上

鲁瓦涅目瞪口呆,守卫王宫的部队是最精锐的嫡系,竟也临阵倒戈,可以想象军心涣散到什么程度。

无力回天

如此形容鲁瓦涅最为贴切。

参与会议的其他人同样惊慌失措,不知道愤怒的人们冲进来会将他们怎样,十多名忠于鲁瓦涅军人冲入会议室,驾着失魂落魄的鲁瓦涅撤离,出了会议室没走几步,就被蜂拥而至的人群逼回来。

十多名军人色厉内荏举枪,死守会议室门口,好在疯狂的人群只是堵在外边,并没有冲进来的意思。

戈佛雷卢莱等人联系各自的武装,结果全联系不上,一个个面面相觑,鲁瓦涅的人都倒戈,更甭提他们纠集的乌合之众,对于现在的情况,他们该早有心理准备才对。

王宫变为平民的海洋,绝大多数人生来头一回走入这里,不过人们非常克制,没搞破坏,他们欢呼,甚至跳舞,庆祝胜利,庆祝国王即将回归。

民主,人权,是什么,他们不太懂,说不清和他们有多大的关系,但深知安定远离战乱的生活多么重要。

衣食足而知荣辱。

生活在动荡战乱中,哪来民主。

兵临城下的杨晨很快获悉城内巨变,且政变联军仅存的力量,已湮灭在数十万平民的愤怒中,当即命令国王卫队率先入城,维持秩序。

傍晚,哈格里斯才恢复平静。

城外军营内,哈托尼接见政变各派领袖,保证不予追究,以戈佛雷卢莱为首的几人感恩戴德跪拜哈托尼,这些人里没有鲁瓦涅,国王卫队控制王宫那刻,鲁瓦涅拔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戈佛雷卢莱叩头完毕,起身,瞥了眼坐于哈托尼侧前方的杨晨,即使初次谋面,也清楚对方是谁。

北极狐领袖。

纵横东非大陆的凶神恶煞。

正是眼前这年轻男人使他们一败涂地,而且他看出哈托尼和杨晨不仅仅是雇佣关系这么简单。

这人到底想干什么

戈佛雷卢莱绞尽脑汁猜测。

当晚,哈托尼在军营大摆夜宴,庆祝胜利。

第二天,哈托尼坐敞篷车入城,七岁的国王耍孩子脾气,硬把杨晨拉上车,一路同乘,哈格里斯数十万人夹道欢迎。

北极狐的狙击手布控沿路所有至高点,小国王乘坐敞篷车入城,多少有点冒险,安保措施必须滴水不漏。

敞篷彩车后座,哈托尼着国王礼服,一手紧紧拽住杨晨的手,另一只小手向夹道欢迎他的民众挥动。

杨晨欣慰不已。

短短三个月,小家伙褪去几分稚嫩,多了几分绝大多数孩童没有的稳重,俨然天生当国王的料。

家世,教育,属实重要,还有一点逆境促使小家伙蜕变,杨晨不禁想到中国贫困山区的穷孩子,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早熟”,就如当年的二丫,十来岁的柔弱小姑娘,撑起一个家。

逆境,宝贵的人生财富,杨晨始终这么认为,因为逆境成就今天的他,还有身边的哈托尼。

车队缓慢前行。

夹道欢迎的民众兴高采烈呼喊国王万岁。

类似场面,哪怕杨晨牛掰的一塌糊涂,仅在电视上看过,之前从未亲身感受,此时此刻难免感慨万千。

耗时半个多钟头,车队才驶入王宫大院,王宫大殿之上,威斯兰精英名流齐聚一堂,哈托尼拉着杨晨的手,踏上大殿正门台阶那刻,两百多人齐刷刷弯腰鞠躬。

威斯兰王国没三叩九拜大礼。

叩拜是中国封建王朝独有的礼制。

杨晨将哈托尼送上国王宝座,返身站到人群前排,接下来的“表演”,得由哈托尼自己来完成。

哈托尼有条不紊讲完背得滚瓜烂熟的开场白后,颁布第一道国王令,宣布重组内阁,实施君主立宪制,通过立宪,最大限度树立人民主权,成为事实上的共和政体。

所有人热烈鼓掌。

宪政之后,王室将让出实权,失去对举国财富的掌控,这意味着大把机会降临政客商人头上。

在场政商名流发自肺腑高兴。

隆重且繁琐的仪式持续一个多钟头,趋于尾声,待前来恭贺的人散尽,哈托尼走到杨晨身边,仰脸,认真道:“小叔叔,我想要你当首相。”

乌干达,坎帕拉。

总统仍处于昏迷,军方加强警戒,无形的紧张氛围弥漫全城,晚上十点多,各条街道已冷冷清清,只剩巡逻的军警。

距总统府不远的街道,一个巡逻队刚刚走过,十几条黑影鬼魅般闪过街道,悄无声息没入街边建筑的暗影中,不断接近总统府,如入无人之境,明岗暗哨形同虚设,直到潜入总统府,才有人发现他们,却来不及做任何反应,就被他们灭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