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唐见微欣喜的是,陶挽之既然在这儿,更增加了长公主在府上的可能性。
且出来采购食材一出动就是一个马队,看来长公主口腹之欲依旧不减。
唐见微心中欣喜,对陶挽之笑得明媚:
见过陶娘子。陶娘子买了这么多食材,可是为了给长公主殿下下厨?
陶挽之道:唐三娘见笑了,我哪会懂庖厨里那些深奥的门道?只是这些日子酺宴一个接一个,天子离不开殿下,百司酺宴全要带殿下应酬。酒倒是喝了不少,顺口的食物却一样没有。这不,我也是想着给殿下换换口味罢了。
陶挽之这番话实在太谦虚,唐见微自然知道这位陶尚书家的嫡女厨艺相当了得,曾经在恭贺士子登科的烧尾宴上露过一手,以一道烤羊肉红羊枝杖声名大噪。
据说陶挽之这道红羊枝杖腌制极其入味,烤制的火候恰如其分,表皮酥脆,里面的嫩肉没有丝毫膻味,肉香四溢鲜美无双,一口撕开,满口流油。
唐见微阿耶当时也在这烧尾宴上,吃了一口羊肉,回来之后还念念不忘,可让唐见微馋了好一阵子。
长公主偏爱陶挽之,或许她精湛厨艺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不过,听阿耶描述那烤羊肉,从味道到烤制方法是正儿八经人间可寻的好吃,恐怕长公主也吃腻了。
唐见微能给长公主带来完全想象不到的味觉盛宴。
陶挽之见唐见微手中举着木盘子,上面用个半圆形的铁盆扣着,看不到里面的内容,不过一眼也能瞧出来是食物。
陶挽之何等聪颖,很快明白了:三娘这是来孝敬殿下的吗?
唐见微也不藏着掖着,大方应承下来:前几日某心血来潮,习得了几样新菜色,苦于找不到能够品鉴之人。想来整个博陵府最懂饮食一道,舌头最灵之人非长公主殿下莫属。若是能够得到殿下认可,或得几句点评之语,三娘荣幸之至。
没有遇见长公主本人,却遇见了她的宠臣,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这陶挽之若是真心爱慕长公主,自然知道长公主对美食佳肴的执着,不会拦着厨艺有口皆碑的唐见微,反而会积极将她敬献给长公主。
可要是陶挽之是善妒之人,今日唐见微怕是要就此打道回府,以后想要再见长公主,难上加难。
唐见微坦然地望向陶挽之,心里却是鼓点阵阵。
陶挽之从马上下来,与唐见微并肩,笑得如三月春风:
难得你有这份心。康乐坊外人不让进的,在这儿等很久了吧?走,你跟着我一块儿进去,殿下这会儿应该有空的。
近距离看陶挽之,皮肤细腻犹如白瓷,一丝瑕疵都没有,五官更是美艳动人。
唐见微其实手脚早就酸疼难忍,可是接近长公主的机会就在眼前,她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陶挽之没再上马,跟唐见微徒步穿过康乐坊,来到承平府。
长公主号承平,这儿便是她的府邸。
大门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奢靡华贵,看上去和唐府差不多大小。
陶挽之让身边的姐妹帮她把马牵走,食材都放到庖厨里,等她稍后回来再处理。她带着唐见微穿过流水潺潺的小院,踏着长桥往前堂去。
承平府的确没有骄奢淫泆之感,从精雕细琢的回廊至雅趣美妙的凉亭,从精心手植的花园到穿梭在各处面带笑容细细交谈的家臣们
整个承平府清新娴雅,展露着主人高雅趣味和安宁的气息,跟传说中卫慈那轻浮的形象似乎不太匹配。
这让唐见微心中又宽了几分。
殿下。
陶挽之忽然唤了一声,唐见微立即收回四处打量的目光。
还以为见长公主的路还很长,没想到她本人就坐在花园和前厅相连的一颗樱桃树下的石凳上,正和一位年轻女子对弈。
石桌上摆着棋盘和一壶松花茶,茶香随着风飘来,被唐见微嗅到,暗叹这松花茶馥郁清香,煎茶之人是极用心的。
长公主听到陶挽之唤她,回头展了一臂,似在招陶挽之过去。
陶挽之上前执住她的手,轻声道:
今日殿下有口福了。
长公主顺着她的目光,发现了站在一旁的唐见微。
唐见微举起木盘,低头行礼:草民唐见微,拜见长公主殿下。
唐见微?长公主很快认出了她,我记得你。
唐见微扬起了满满的笑容,正要接话,长公主继续道:
不就是当年装病推托,死活不肯见本宫的唐三娘么?
唐见微眼前一黑,笑容不减:
当年草民的确身染怪病,怕传染给殿下,这才不敢见殿下。
唐见微低着头,没直接与长公主对视,隐约听见长公主的低笑。
长公主这种人精,应该在见到唐见微须臾间就明白她为何找上自己了。
唐见微将敬献美食一事说了,长公主没应她,依旧握着陶挽之的手,往后院去。
唐见微立即端着木盘跟上去。
到了后院雅阁内,长公主和陶挽之跪坐在案几之后的软垫上,看了唐见微一眼,唐见微会意,迅速将木盘放到案几上。
陶挽之对长公主说:这小娘子为了将亲手烹饪的美味送来孝敬您,在康乐坊前候了一整日呢。
哦?长公主玩味地笑道,候了一整日,什么美味也凉透了。
唐见微完全没有被挑刺的不爽,脸上的表情比刚才更明媚温柔了几分:
殿下请稍后,一炷香的时间内,草民便能让这些吃食儿热透。
长公主眼皮都没抬,对她的话不以为然。
唐见微自然明白长公主高傲得有理。
长公主自小在宫内长大,享受的不仅是大苍各地进贡的甘滋珍异,还有万向之路沿途胡国经商贸长廊传入的各种稀奇。
唐见微想要在她面前用厨艺体现自己的价值,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陶挽之道:天子疼爱殿下,尚食局的司膳成天闷头研究殿下的口味,琢磨着什么样的制烹煎和才能让她老人家开心。殿下的口味被司膳们伺候得越来越叼,普天之下新鲜玩意儿差不多已经吃了个遍,我也正为最近的食单发愁,妹妹来得正好,让我开开眼界,学习学习。
陶挽之言下之意也很明显:你能比尚食局那些厨艺已然登堂入室的司膳们还厉害么?
唐见微这才明白,陶挽之的热情并不是真的热情,她其实对自身的厨艺非常有自信。引荐唐见微,只不过是打定了唐见微的厨艺不可能超过自己,正是让唐见微来丢个人,更加抬高自己在长公主身边的价值罢了。
在长公主的轻视和陶挽之的算计下,唐见微从容地将反扣的铁罩子掀开。
木盘之上摆着一口砂锅,一个盛着白汤的琉璃盆,还有几个放置着各样食材的扇形黑漆木碟,以及两个小巧精致的小灶和一些餐具。
灶里搁着炭,炭有序地摆成一个中空的三角形,三角形内嵌着一团蜡。
唐见微向陶挽之要了火折子,将炭点燃,两个小灶很快有了热度。
砂锅置在其一之上,慢慢加热,另一个放上琉璃盆。
砂锅和琉璃盆同时升温,琉璃盆热得快些,加上本来盆就不大,里面的白汤似乎也只有半指深,很快便煮沸了。
白汤煮沸之后,传来阵阵米香。
长公主和陶挽之在闻到香味之时,显然有些好奇。
还以为白汤是什么老汤,没想到居然是熬煮得极烂的白米粥。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