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声看到了三种鬼。
她提前看到了变成白骨的季礼,被黑泥裹挟的方慎言,还有面目全非的小千度叶。
作为首个异常者,她所经历的事,恐怖要大于危机。
梅声从奶茶店中走出来,前面是瓢泼大雨,背后是悬浮的人皮。
她清冷的眉宇间遍布愁绪,对这一切置若罔闻,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之中。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她距离死亡还有很遥远的距离,但却也始终没能参透此次灵异事件的本质。
之前她确认为,那只鬼之所以选她做第一个异常,或者说是用来杀死其他三人的刀子,最主要原因是她有巨炉。
那只鬼是不愿意让她这个可以封印、乃至焚烧恶鬼的店员,直接参与到异常事件中。
不过,这个猜想在见到那张人皮后,却又有了些许改变。
当三张人皮出现后,梅声确认自己在这边的所见,将会对于另外三人成真,她扮演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诅咒释放者。
本次事件,用一种更加具象化的描述,可以这样理解。
那只鬼没有直接动手的能力,于是制造了一个“潘多拉魔盒”。
它选择了梅声作为打开这个魔盒的人,将里面的诅咒,释放给季礼、方慎言、小千度叶三方。
短期内,梅声这个释放者不会有危机,只要另外三人死于诅咒后,她的意义便失去了,才会死亡。
按照这个理论,就出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既然那只鬼没有直接动手的能力,那么待到另外三人死去后,它又该怎么杀死梅声?”
有问题……
这个理论有问题,但它本身并没有纰漏,因为这是基于当前形式,得出的最直观猜想。
梅声置身于风雨中,凝眸审视着这片寂静的天明桥,得出了一个结论——问题是出自当前的局势。
现在的局势中,某一个环节一定是虚假的,是鬼物刻意营造的假象,才会导致出现这么大的漏洞。
这一事件中,异常的是“人”,那么如果有假,也应该是出在人的身上。
梅声低下头,用手指代表着当前的四个人,究竟他们四个之中,谁是最有可能出问题的呢?
答案,只可能在她自己,与小千度叶之中产生。
而当她与小千的名字并列后,一道灵光忽然在脑海之中闪过,一个想法出现后,竟可以让现有一切串联起来。
在驶向天明桥的这条路中,小千度叶与梅声都坐在后排,她们两个人距离是最近的。
那么如果问题是出在小千的身上,那她这个与问题最近的人,自然理所应当地成为了首个异常?!
小千度叶出了问题,她是这场事件的起源吗?
梅声回过头看向那已经被自己剪成碎片的三张人皮,其中本就面目全非的小千,如今更显凌乱与破碎。
现在,与季、方应在一处的小千,是被鬼替换的,还是虚假的?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站在梅声的视角里,她唯一能确信的事情,即自己是独特的,自己是传播诅咒的媒介,那么小千无论什么身份,她都不站在店员这一列。
但替换与虚假,这两种可能,将会带来两种不同的结局走向。
现如今,梅声当然不信季礼和方慎言会同时身死,按照正常的事态进展,季礼应该已被诅咒缠身,接着就轮到方慎言,最后是小千度叶。
那么,如果季、方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最有可能接近小千,寻求答案的人,将会是方慎言。
以他的性格,尽管与小千有所羁绊,但最终结局,必然是杀之而后快。
如果真让方慎言将小千杀死,若她是鬼物替身,也许结局是利好的,可一旦小千是虚假的,那很有可能步入鬼物的陷阱。
它将小千摆放在最后一层,与方慎言最逼近,就是它刻意设计的产物,目的就是让方慎言杀死小千,从而引发最终的死路。
这个猜测很可怕。
因为梅声站在一个比季礼等人更高视角下,看待问题要全面太多,她的猜测才更有整体性。
梅声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她是有机会去改变这一切的,因为她本身就与鬼物,与那个“潘多拉魔盒”更近!
也许此时此刻,方慎言已经动手了,她必须站在更高视角,去组织这一切,并迅速找出真正的破解方法。
而在得到这一切的问题源头后,或许破解方法也与小千息息相关。
梅声深吸一口气,她不想动用罪物,因为第十监管事件,虽无罪物代价,却依旧有次数限制。
但现在,没机会再去吝啬了。
她将左手伸入怀中,捏住了纸笔墨的一角,右手捏住小千度叶的人皮,但却将头转向了属于方慎言的那一张皮。
她似乎陷入了某种犹豫之中,似乎在取舍是否要这样去做,又或者说思考这样做的后果。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