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听后点头领命,只要纪王不要求快就好。
李慎沉思片刻突然悠悠开口道:
“其实本王还想要做一个报纸,名字本王都起好了,叫长安京都报。”
“长安京都报?”
几个人有些惊讶。
“那不知这长安京都报要写一些什么内容?”王玄策问道。
“就行长安地区以及周边每天发生的一些事,解决百姓生产生活上的一些困。
就比如说哪里的官道因为年久失修有个大坑,百姓出行困难,商贾的马车过往也困难,但归属的地方却不作为,长时间不给修缮。
我们就可以将此事写进报纸里,本王相信很快就能够解决。
或者是有什么地方豪强欺压百姓,我们也可以写进去,我就不信治不了他们。”
李慎解释着,这就是生活问题报的样板。
“王爷,这样一来会得罪人的。”一旁的裴明礼小声的提醒。
“得罪人?你觉得本王害怕得罪人么?本王将此事报道出来,而不是直接去治他们的罪,已经是本王开恩了。
明礼,你记住,在纪王府不要怕得罪人,出门要昂首挺胸,管他是官员还是贵族,不服就跟他们对着干。
只要理在我们这边,本王干死他们。”李慎听到裴明礼的话,一脸的不屑,
自己还有什么好怕的呢,整个长安城除了老爹和太子,跟谁干都是有功之臣,都是削弱豪强,加强皇权。
自己老爹都得给自己摇旗呐喊,擂鼓助威。
尤其是对世家士族和权贵,自己老爹是非常愿意的。
裴明礼没有想到纪王竟然这么霸气,多年官场的经验告诉他,在长安官场应该是多个朋友多条路才对。
可纪王竟然还要到处树敌。不过纪王说了裴明礼也只能回答。
“王爷说的是,臣在外面绝不会坠了纪王府的名望。”
“嗯,那就好,若是有事解决不了,你就回来告诉本王,本王会替你出头。”李慎满意的点点头。
“玄策,你觉得本王的这个主意如何?”李慎又对着王玄策问道。
王玄策想了想,
“回王爷,这个主意倒是不错,不过如今我们还没有那么多的人手,要达到王爷说的效果,恐怕需要提前训练才行。
而且现在印刷工坊的工作量已经饱和,若是王爷想要再出一份报刊,就需要扩建印刷工坊,增加更多的工匠。
依臣之见,不如暂时在大唐新闻报上报道一些事情,等以后有了足够的时间,再说也不迟。”
王玄策很委婉的劝解李慎打消这个念头。现在印刷工坊的工作量太大,根本就没办法再开一份报纸。
而且王玄策认为也没有必要在办这个什么长安京都报。
(我今天刷抖音刷到了一个很好的话题。
说历史上无人能跟朱元璋的老婆马皇后相提并论。
但也有人说出长孙皇后可比。
你们怎么认为?说出你的观点。
选书网